你有没有想过,一个App能帮你解决生活中的几乎所有问题——从租个充电宝到让人把忘在家里的钥匙送到你面前?这就是美团,中国的超级App,既方便得让人爱不释手,又复杂得让人抓狂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,这个App为何既是救星又让人头疼。
美团的便利魔法
美团就像你口袋里的“生活百宝箱”。2010年由创始人王兴推出时,它只是个简单的优惠券平台,如今却成了服务7700万月活跃交易用户、拥有300万外卖小哥的超级App。出门在外手机没电?打开美团扫个二维码,花2块钱租个充电宝,用30分钟后随处归还。忘带钥匙?花20块钱,一个小时内美团骑手就能从你家把钥匙送到你手上。从点外卖到租电动车,再到买药,美团的庞大网络让城市生活变得无比便捷。这简直是中国城市生活的“魔法棒”!
美团的界面乱象
但问题来了:美团的界面简直像个“数字菜市场”,热闹得让人眼花缭乱。打开App,各种菜单、弹窗、直播促销和“银牌会员”之类的游戏化设计扑面而来。想点个外卖?得先穿过一堆滑动广告、促销页面和不断刷新的“首页”——这首页还不是真正的首页!连适应能力极强的中国用户都忍不住吐槽:“这也太乱了吧!”导航像在迷宫里找路,点错一个按钮就可能被带到促销页面,甚至还有直播和短视频冒出来,活脱脱一个App里的“抖音”。这种信息过载的体验,简直让人抓狂。
隐藏的金融帝国
更夸张的是,美团还不只是外卖和充电宝的平台,它还是个金融“大玩家”。通过追踪你的消费记录,美团能分析你的财务状况,甚至直接提供贷款服务。比如我凭借自己的消费记录,在App里被提示可以借19.7万元(约合3万美元)的贷款。从电商到配送再到金融服务,美团的“超级”之处显而易见。但与此同时,如此多个人数据的集中也让人担忧隐私和可持续性问题——当然,这些讨论可以留到下次。
你甚至可以在美团app里刷剧!
爱恨交织,离不开的美团
美团是个矛盾体:它让生活便利到极致,却也因为杂乱的界面让人又爱又恨。它展现了科技如何简化生活,同时也提醒我们,复杂的用户体验可能是个不小的代价。下次来中国,不妨试试美团——不过得做好心理准备!你是愿意为了极致便利忍受点混乱,还是更看重简洁的体验呢?
中国超级 App「美团」:极度的便利 vs 混乱的用户体验
美团这个案例证明了:超级 App 带来的极致便利,常常会与混乱的用户体验发生正面冲突——这其中蕴含的设计教训,值得每一个产品团队深入反思。
你好,我是Bear(中文呢称大狗熊),是一位互联网产品设计师、用户体验设计导师、获奖双语播客主播、高效阅读践行者,现住在新西兰的奥克兰,我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学习感悟,帮助大家一起成长。
《Bear学习派》是我每周通过邮件发出的关于科技、设计与效率的中文心得分享,涵盖好书解析、学习经验和职业感悟,完全免费!
订阅这个邮件,与 4500+ 位朋友一起学习进步:)
前天在硬地骇客听到的,今天赶巧遇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