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推上故事蛮多,我也来讲一个自己的故事:“中年人披星戴月去练口语的那个冬天。
作为第一代移民,刚到新西兰的头几年,我觉得自己的英文表达需要认真训练,只是靠在工作中的练习,不是太够,于是我报了两个Toast Master俱乐部,每周二早上7点到8点30,都会去和俱乐部的人们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演讲练习。
比较麻烦的是,当时我们家只有一辆车,留给老婆开,我是乘公交车去市区上班。但因为这个练习英文的活动是7点开始,我需要5点多就起床,给家人备好早餐后,乘6点15的公交车进城。如果错过6点15分的车,就需要多走一两公里,去另一个公交车站搭另外的公车。
公交车到达市区后,我还得先走个一公里去到俱乐部参加活动。活动结束后,再走2公里左右,去公司上班。通常每个周二,我都是9点钟气喘嘘嘘地到公司开始上班。因为比平时晚到,我还得多干点儿活。每周二回到家,我的Apple Watch上自动统计的步数,一般都是14000-15000步左右。
的确很辛苦,不过也有一些不错的瞬间,比如其中一个俱乐部就在市区的码头,当时参加完活动,可以看到太阳在挤满帆船的海边升起,非常有感觉,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:)
就这样,在2019年的冬天,我一直每周坚持去参加Toast Master的演讲练习。奥克兰的冬天,又湿又冷,天气是真不好。很多时候一推开门,就是一阵寒风。另外因为风大,下雨时哪怕打伞也会全身淋湿。
最难克服的,其实不是这些客观条件,而是主观上觉得“似乎看不到什么进步”:参加活动很多次,怎么还是感觉说话不利索?中途也很容易打退堂鼓。但最终我还是一直坚持到了夏天。直到2020年的3月,新西兰疫情爆发,全国封城,居家隔离。封城期间我还是参加了两三次在线的Toast Master,然后因为疫情我被裁员,个人的优先级调整,演讲练习才停了下来。
2019年,我39岁。很多国内的朋友,在这个年纪,应该是喝茶爬山的状态。我那时却以一个中年人的年纪,过着大学毕业生刚进社会时的打拼生活。
如今忽然想起了那段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的日子。现在我在英文的环境中,已经没有了那种使用非母语的别扭感。不论是几十人在场的会议需要临时发言,还是需要安排洋人同事工作,甚至是碰到有意见分歧需要争论,我都有信心可以搞定。先后也做过好几次英文演讲与分享,效果都很不错。回想起来,2019年的那段日子,当时不觉得怎样,但它带来的帮助却一直影响到了现在的我。
其实我觉得,在39岁还无所谓得失地去朝着自己计划好的方向前进,这样的状态,对我的意义大于具体的语言能力提升的收获。
分享这段经历的原因,是因为有人在我的YouTube上评论我的英文,说“作为移民真的很不错”(评论者是一位东欧移民)。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成绩,却不一定知道他的付出。希望这样的分享,也可以给你一点激励:如果一个40岁的大叔都可以做到自我突破,你肯定也可以:)
另外如果你现在要练习英语口语,直接用我们的AI口语练习工具 JAM 就可以啦,效果比Toastmaster的 Table topic 好得多!你也不用披星戴月去练习了,随时随地都可以。
[ 广告 ] 突破英语口语自信表达,从JAM开始
JAM 是一款 1 分钟口语训练 App:随机话题、连续开口 60 秒,AI 教练 Jammy 立刻帮你纠错并示范。每天练 1 分钟,就能从“不敢说”到“想说就说”。
Newsletter 读者专属福利:立即领取 1 个月免费会员(价值 $5),开始你的 30 天口语挑战。每天 1 分钟,30 天后你会惊讶自己有多流利。
👉 点击加入挑战
你好,我是Bear(中文呢称大狗熊),是一位互联网产品设计师、用户体验设计导师、获奖双语播客主播、高效阅读践行者,现住在新西兰的奥克兰,我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学习感悟,帮助大家一起成长。
《Bear学习派》是我每周通过邮件发出的关于科技、设计与效率的中文心得分享,涵盖好书解析、学习经验和职业感悟,完全免费!
订阅这个邮件,与 4700+ 位朋友一起学习进步:)
订阅邮件通讯 Newsletter
- 💌 Bear Academy Newsletter: 我的每周邮件通讯,分享海外设计、职场的经验、技巧与工具,免费订阅(中英双语,请各取所需)。 
联系 Contact
- Beartalking.com - 我的博客,包含了所有中英文文章 
- https://twitter.com/bearbig - 我目前主要活跃的社交平台 
- bear@beartalking.com - 邮件 
- LinkedIn.com/in/bearliu - 我的主要英文社交平台 



